高凉网 > 教育 > 正文

古丁中学召开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动员大会

高州:实施强师工程 擦亮教育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教育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强教必先强师。


  一直以来,高州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牢固树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思想,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高州结合教育创强核心工作和省“强师工程”项目,以创新教师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核心,真抓实干,强化措施,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进一步擦亮高州教育名片。


1 抢抓发展机遇 吹响“强师”冲锋号


  高州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牢牢抓住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自加压力,切实行动,持续吹响“强师工程”冲锋号。


  2010年,国家和省相继召开的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实施国家和省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高州深入贯彻落实两个会议及纲要精神,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20128月,高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工作全面启动,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高州紧紧围绕创建工作,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要求,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努力实现“强师资”、“均衡师资”的发展目标。


  2012年,广东省相继出台全面实施“强师工程”的《意见》和《实施方案》,不仅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具体措施,而且提供了资金保障。三年多来,高州紧跟省市部署,共投入专项资金1300多万元,采取有力措施,逐一推进实施幼儿园教师达标工程、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职业教育教师技能提升工程、教师管理创新改革工程等四大工程。



2 聚力素质提升 开启“强师”学习季


  学习培训是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和能力素质的基本途径。近年来,高州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创新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强化培训实践环节和总结推广环节,着力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在全市教师中全面开启强化成长、锐意提升的学习季。


  师德培训。持续开展“飘书香、扬正气、树风范、作师表”的师表形象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2015年,高州先后开展“扬高尚师德风,做好心高凉人”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和“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争做‘四有’教师”专题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段惠民和张景浩举办师德建设报告会。组织9位师德标兵到全市学校巡回演讲。


  专业培训。组织举办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专业培训活动。2015年以来,先后完成幼儿园新教师培训班78人,新招聘教师培训班250人,小学校长任职培训班18人,幼儿园教师达标工程培训班600人,广东省吴小兰名师工作室爱心送教系列教研教学活动200多人,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研修班350人,胡一凡教授书法讲座、张宗俊版画创作艺术讲座400多人,政教主任培训班60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3886人,骨干班主任培训班48人;小学中层干部培训班500人,茂名市书法骨干教师研修20人,高州市书法骨干培训班40人等。



  校长培训。2016年,先后与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广州永博明公司合作,通过“请进来”的形式,邀请到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华南师大教授李方,台湾教育学博士陈龙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应俊峰,特级教师、全国科研创新十佳校长李志刚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学者莅临讲学。全市中小学校长1000多人次参训,规模之大、规格之高近年罕见。


  备考培训。2015年,为应对高考命题新变化,有效保证高考竞争力的持续提高,先后举办高考备考高中教师能力提升高端培训班,衡水中学骨干教师高考备考讲座,2016年高考新课程全国卷研讨会,广东省2016年新课程高考大纲解析与全国卷命题趋势研讨会等,2016年高考冲刺阶段备考专题讲座研讨会,先后组织相关人员赴河南省、陕西省进行高考备考考察学习,选派高三骨干教师赴河北衡水中学跟岗学习等。


3 强化考核引导 树立“强师”导向性


  高州创新管理,注重发挥评价考核的引领和导向功能,通过制定实施科学的校长、教师综合评价体系,有效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加强考核评价。加强对全市校长、老师的量化考核,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校长考核方面,该市出台《高州市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方案(试行)》,按照客观公正、注重绩效,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等五大原则,对全市高中学校、初中学校、中心学校校长和直属小学等四类校长进行全面、客观评价。教师方面,师德考核按照全市统一方案实行,各学校制定专门方案对教师工作量、教学实绩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同时结合实际,还进行普通话和身体素质的专项考核。


  注重结果运用。考核过程坚持“虚功实做”、客观量化、注重公平,同时对考核结果高度重视,将之运用到人事管理的各个方面。首先,对年度考核考核不合格且问题突出的,进行诫勉谈话,并作书面整改措施。其次,考评结果作为校长聘任、先进评选、职务晋升、工资晋升等评定的重要依据加以落实。


  加强常规督查。结合校长、教师的考核加强队伍管理,从严治教,正风肃纪。成立专门督查组对全市各学校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明查暗访,强化检查监督力度,认真督查校长、教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落实情况,严格督查校长、教师的违规违纪行为。


4 完善制度建设  夯实“强师”保障力


  高州积极完善科学的教师管理各项制度机制,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干事创业的环境。


  创新管理机制。严把教师入口关,规范教师招聘招考程序,做好教师招聘招考工作。加快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合理均衡配置师资促进教育公平。启动运行全市教师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动态监管长效机制。加强校长队伍与学校中层干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学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


  实施激励机制。通过公开评选出全市教育系统“名校长”、“教坛新秀”、“百佳班主任”以及召开全市教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激发教师人才干事创业的动力。同时实行激励资助和奖励资助,对被评为茂名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等优秀人才发放津贴并对获得更高层次学位和正高专业技术职务的进行一次性奖励,对引进的硕士学位的优秀毕业生发放安家补贴和生活补贴。


  落实保障机制。深化教师职称评审改革,全面推行评聘合一。不断改善教师生活待遇,稳步实行教师与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和同步同幅度增长的长效机制。严格按照我省规定标准,全面落实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岗位津贴工作;积极改善教师生活与工作条件,留住和用好教育人才。


  通过全面实施“强师工程”,高州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全市在职中小学教师16443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9292人,中级职务以上9937人(含副高级1243人),40岁以下教师10813人,特级教师24人,整体上呈现出学历层次达标率高、中高级职称教师总量大、教师队伍日趋年轻化的特点。三年来,有1538名优秀教师、校长受到上级表彰,其中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人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8人被评为广东省山村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广东省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被评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校长,6人分别被评为茂名市名校长、名教师和名班主任。                              (高州市教育局徐迎风)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