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人民政府2021年工作报告
茂名市人民政府:
现将高州市人民政府2021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2021年,在茂名市委、市政府和高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州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16亿元,增长7.8%;规上工业增加值32.79亿元,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136.71亿元,下降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82亿元,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8亿元,下降4.6%。高州进入“空明斩”全国百强县、浙江大学“两山”发展全国百强县、赛迪全国服务业百强县,入围社科院中国县域品牌传播影响力百强、文旅品牌百强、宜居品牌影响力百强。
一、坚持做大规模、调优结构,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制定实施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39项措施,扎实推进金山工业园、城东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工业园综合整治,盘活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1720亩,金山工业园获批省首批特色产业园。持续抓紧抓实招商引资,引进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项目105个,计划总投资242亿元。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元天水产、傲新饲料技改等项目建成试产,领创国际博览城、广药王老吉广东荔枝(茂名)产业园、飞碟轮胎搬迁、海大饲料、华洋产业园等项目稳步推进。全年新上规上工业企业15家。大力扶持建筑业发展,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企业增加2家,三级资质企业增加9家,完成建筑产值67.8亿元,增长12.3%。完成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县镇村三级电商、物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积极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仙人洞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国生态天鹅湖旅游区通过3A级景区评审。金融业稳步发展,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75.91亿元、374.57亿元,分别增长5.9%、21.2%。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成功获批省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茂名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广东生命一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茂名市第一个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企业。
二、坚持示范带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亮点纷呈
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复耕复种土地759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4万亩,新增垦造水田7440亩。持续推进荔枝、龙眼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功获批省级香蕉现代农业产业园,高州三大特色水果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云潭镇等5个镇被认定为省级专业镇,东岸旺村坡村等46条村被认定为省级专业村。深入推进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高州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在高州召开。高州荔枝成为广东省最有价值区域公用品牌。大力推进农村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入选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建成“田头智慧小站”59个。RCEP广东高州荔枝(龙眼)国际采购交易中心正式揭牌。统筹整合各方面资金推进乡村建设,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村过关”行动,推动农村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生态美丽宜居迈进。分界镇参加省第二届乡村振兴大擂台勇夺冠军。根子镇元坝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分界镇储良村获评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高州入选中国乡村振兴十大示范县和全国首批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三、坚持聚焦短板、优化提升,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全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云茂高速高州段建成通车,阳春至信宜高速高州段开工建设,完成省道282线南塘至镇江段、县道616线旺村坡至大潮段路面改造,建设农村公路152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9公里,改造危桥13座。全面推行“路长制”,公路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元坝至南山公路被评为省十大最美农村路。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落实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建成投入运营,金山污水处理厂和库区6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实现试运行,建成第二批村级水质净化设施346个,绿能环保发电项目正式运营,飞灰填埋场建成投入使用。高州被列入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全面推行林长制,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高质量水源林6539亩,建成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19个,完成义务植树273万株。投资10.34亿元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完成治理河长49.2公里。完成龙湾灌区、根子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泗水河分界镇段碧道、根子河碧道建设工程和南塘河碧道提升工程扎实推进。
四、坚持精心建设、精细管理,城市品质加快提升
大力完善城市交通路网,桂圆西路、健康路、金榜路、站前路接驳线建成通车,永青大道南段、潘仙路建设及光明路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府前南路、宝塔路、金榜西路、宝多路建设及高州大酒店转盘交通改造工程扎实推进。大力开展城区主要道路绿化补植,推动公园环境品质提升,基本完成学砚湖公园一期、市植物园一期建设,城区园林和道路绿化实现扩面增绿、上档升级。持续深入开展市容秩序整治行动,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稳步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创卫成果得到巩固,城市形象不断提升。积极推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北关街区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投入近2亿元对全市集镇街道开展升级改造,美丽圩镇建设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工作,23个镇全部通过省卫生镇暗访测评和技术评估。我市获评中国绿色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县。
五、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民生保障不断加强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财政民生类支出占比达89.7%。省、茂名市和我市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城镇新增就业9817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完成提标任务。棚户区改造及安置房建设项目(二期)工程2062 套安置房竣工验收。扎实推进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学前教育“5080”攻坚行动扎实有效,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2.3%;高州三小、长坡冼夫人小学建成开学,航运小学完成改造,新增学位5170个;认真落实“双减”政策;高考成绩稳中有升,中考成绩在茂名地区保持领先优势。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市妇幼保健院搬迁和市人民医院长坡分院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得到省四部门联合表彰,市人民医院被确定为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大力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81个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完成达标建设。市体育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应急保障、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升,平安交通建设扎实有效,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大力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六、坚持自我完善、提升效能,政府建设持续加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8件、政协提案69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体外循环”“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执法等现象整治取得良好成效。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下放镇级办理事项97项、第三批“办事不出村”事项52项、市工业园管委会审批服务权限29项。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政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行政审批效能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事项即办率达82%,网上可办达98.8%,时限减压率达92.8%。高州被定为省数字政府市域治理“一网统管”和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县。深入推进法治高州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高州入选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基础薄弱,缺少带动力强的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农业大而不强,深加工能力不足,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力度不够;安全生产等领域存在薄弱环节,统筹发展和安全仍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干部作风不实、执行力不强,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22年,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茂名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茂名市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部署和高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高州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狠抓实体经济,加快乡村振兴,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实体经济,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紧紧扭住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两大抓手,着力优化产业发展平台,全力引进优质项目。工业方面,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医药健康、金属制品、轻工纺织四大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大力推动传统渔网业、皮革手套业转型升级、焕发新活力。第三产业方面,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产业,加快打造领创博览城、潘州广场等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城市商圈。
二是突出抓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大力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农业上市公司,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试点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民宿、农耕体验、亲子研学等乡村产业。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方面,大力推进“县一片、镇一村、村一组”示范建设,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百墟千村振兴计划”。扎实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三是突出抓好环境优化,不断夯实发展基础。重点抓好迎宾大道等主干路建设,加快建设城市外环、构建内畅外联道路网,同时加快市体育中心、潘州公园提档升级、鉴江两岸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大力配合建设阳春至信宜、深圳至南宁、茂名至吴川高速公路,谋划构建“一环九射十联”交通干线网。全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深化小东江、鉴江流域系统整治,加强高州水库生态保护,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持续优化生态环境。
四是突出抓好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深入推进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推进人才驿站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培养计划。
五是突出抓好民生保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实施市九中、市五小新建和市三中、市七中扩建等一批教育领域重点项目,增加城乡义务教育学位7000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县域医共体高州新模式,支持市人民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推进市中医院南院区内科楼、市公共卫生应急医院建设。持之以恒抓实疫情防控。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专此报告。
高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1月28日
$('#share-1').share();
$('#share-2').share({sites: ['qzone', 'qq', 'weibo', 'wechat']});
$('#share-3').share();
$('#share-4').share();
发布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pan id='_ideConac' %3E%3C/span%3E%3Cscript src='//dcs.conac.cn/js/20/316/0966/60443119/CA203160966604431190004.js'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主办单位:广东省高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668-6666810
style="display: table-cell"
>

粤公网安备 44098102441048号
粤ICP备16116520号 网站标识码:44098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