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高州市全国首创打造“碳中和新乡村”
茂名高州市积极探索融合推进落实国家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以分界镇为试点,在全国首创打造“碳中和新乡村”,形成乡村清洁能源循环综合利用。
一、探索低碳减排在农村率先推行。近年来,高州市积极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取得良好成效,其中根子镇元坝村在2020年全省《乡村振兴大擂台》中获得第一名成为五强乡村;分界镇杏花村被选为茂名市乡村振兴精彩100里高州段西线的源头,成为首批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重要节点。该市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践,加大探索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推动清洁能源与美丽乡村的紧密结合,让低碳减排在农村率先推行。积极衔接当前有利政策,利用当前农村别具有统一风格和产权明晰的屋顶空间数量较多的良好基础,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让清洁能源点亮美丽乡村,形成源源不断的内循环能源供应体系。以太阳能电力供应为切入点,加大新能源汽车进村入户,让清洁能源意识武装农民头脑,带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变迁的第二次大革命。如分界镇储良村委会在屋顶安排了分布式光伏阳光亭屋顶,改变乡村用能结构,降低能耗污染,美化乡村生态环境,提升节能减排成果,增加农村长效收益。
二、加大院地科研合作共建力度。“碳中和新乡村”构想是由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的科研院校、大型央企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团队对茂名乡村振兴和新能源发展相关工作开展广泛调研后提出的。为加大科研转化为实践的可操作性,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粤西分院已于2020年落户高州分界,进一步加强农村清洁能源综合研究利用,通过“校地企”合作的模式,让企业和资本以科学的模式走进乡村、让乡村的生态资源变成生态资产、让政府的费用化投入变成资本化投入。目前,高州市政府已为研究投入启动 1000万元,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已安排10余人进驻,近期研究方向和课题是“碳中和新乡村”发展模式与新能源一体化减碳增效技术研究。
三、形成碳中和新美景提升乡村风貌。目前,高州市在“碳中和新乡村”中以点带面、点线结合开展探索实践,先以一个镇为试点,再在全市进行推广。目前,分界镇已开展相关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成为广大群众关注和热盼的民心项目。“碳中和新乡村”项目最受群众欢迎的就是能用得上并发挥效益,分界镇计划在全镇推广2万户农房安装屋顶光伏项目,每户是100平方米,一年发电量可达2亿度,每年碳减排量达20万吨,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同时还能形成乡村的新美景,目前分界镇已建设了示范样板项目,连片建成5个光伏发电亭,同时在612、617县道沿线建设若干个光伏阳光亭,并列入茂名乡村振兴示范带“精彩100里”的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作为首批试点支撑项目,形成乡村新能源景观带。